凤凰体育- 凤凰体育直播- APP一文看懂:人工智能基金怎么选?

2025-08-16

  凤凰体育,凤凰体育直播,凤凰体育APP人工智能这个大池子里,站在最核心地位的当然是英伟达,但英伟达并不是估值最贵的。

  有一家神秘的AI公司,凭借245倍的夸张市盈率(远期),站在了标普500之巅。2021年以来它已经足足上涨了2500%。

  从美国中央情报局到摩根士丹利,从沃尔玛到AT&T,从乌克兰战场上的炮兵部队到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默克,都是这家公司的客户。

  那么,人工智能现在发展到哪了?产业结构是怎样的?有哪些相关的指数和基金?

  人工智能行业可以从上游至下游分为三个部分,上游的算力,中游的模型,下游的应用。

  大家最为熟悉的ChatGPT、Deepseek,其实仅仅属于产业链中第二层模型这一块。

  算力端主要包含芯片、光模块等企业,它提供着AI运行所需的计算能力,是支撑整个AI发展的基础设施。

  芯片上,这半年,英伟达等国际芯片巨头继续快速迭代新产品,今年二季度亮相的GB 300较前代将性能再翻了1.5倍,推理能力则是强了11倍。

  为了限制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,美国在 2022 年 10 月 7 日起实施了针对中国的高级计算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,限制了对中国的高性能芯片出口,包括“版”芯片。

  直到上个月,英伟达H20芯片解禁,政策略微放松,但其峰值算力只有顶配款的15%-30%,还被传出有安全漏洞。

  好在,一些国产芯片正在快速成长,华为、百度昆仑芯、寒武纪等先后推出了自己的产品。

  华为昇腾910C、寒武纪思元590芯片性能达到英伟达H100的60-80%,能效比也日益接近国际顶尖水平。

  不过在兼容性问题上,国产芯片的生态与国际主流AI框架并不兼容。用户如果要接入国际主流框架(TensorFlow、Pytorch)就必须重写大量代码,因而存在天然的劣势。

  光模块是现代通信的“信号翻译官”,是数据中心互连的关键组件,负责光电信号转换,为5G技术、AI算力传输等提供支撑,同样直接受益于AI算力的火热需求。

  国内光模块服务的对象,全部都是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,像谷歌、英伟达等大金主。

  截至2024年底,中际旭创、新易盛、天孚通信等八家A股上市公司占据全球800G市场35%的份额,傲视全球。

  具体到厂商,中际旭创凭借122.64% 营收增长率、33 亿美元营收规模,荣登全球光模块榜首,并将与老对手Coherent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。

  新易盛表现同样亮眼,以179.15%营收增速、12 亿美元营收体量,飙升至2024年全行业的第3位。

  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的同时,八家A股光模块上市企业还成功的开拓了海外市场,其海外营收占比平均为42%。

  对业绩的乐观情绪,使光模块跑出了比芯片指数更好的表现,光模块年内也跑赢了芯片近30%。

  这些年大模型发展的太快,以至于Deepseek之后的空窗期才6个月,就已经显得有些扎眼。

  当市场已经开始怀疑,人工智能是否已经陷入瓶颈的时候,上周,Open AI终于推出了新一代的GPT 5,给市场带来了新的讯息。

  不过网友对奥特曼的新产品似乎并不买账,相较于GPT 3代和4代登场时的惊艳,GPT-5的新功能实在显得有些乏善可陈。

  幻觉问题是改善了,但GPT-5的写作能力依然拉胯,生成图片时常常文不对题。

  就连奥特曼重点介绍的编程能力,被许多国外网友测试出不如Gemini和Grok。

  以往,模型的发展主要是靠事先投喂海量数据,让AI提前学习大量材料,最终在用户提问时能够游刃有余,这种模式被称为预训练。

  然而如今,高质量数据资源正在枯竭,公共互联网数据预计在不久后被耗尽,市面上该背的课本都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,而且数据标注成本过于高昂,预训练的道路正在越走越窄。

  后训练,说白了就是大模型更加专业化,从什么都懂一点的大学生,变成某一领域的博士。

  它聚焦垂直领域的任务和场景,比如通过给予模型病例数据和专业图谱进行训练,让GPT们更懂数学、更会看病,让AI从通用人才变成专家。

  如果说,预训练和后训练培养出的是拥有10年学艺经验的老厨师,那推理就要求这位厨师拥有随机应变的能力。

  随着AI逐渐落地现实场景,复杂场景越来越多,AI正在从“模型训练为主”向“推理落地优先”迅速转型。

  不过,至于这条路能不能打动市场?毕竟GPT 5这次也号称自己在推理、编程、数学竞赛等领域取得了突破,智力”像一位博士生”……

  而对于整个产业而言,推理比预训练需要更多的算力支持,这也就催生了更高的对算力的需求。

  当AI能像“数字打工人”一样干活,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应用场景,才能让整个产业实现商业闭环。

  在今年的WAIC大会上,美图秀秀的AI修图、科大讯飞AI翻译、马蜂窝AI旅行助手先后登场。

  本文开头提到的Palantir,就是一家AI应用公司,他们帮政府和企业把各种五花八门的数据整合起来,然后用智能工具分析、预测和优化决策。

  比如,美国军方用它做战场情报分析,金融机构用它监控风险,企业用它优化供应链。

  这家公司厉害就厉害在,能拿到美国政府、北约国家的大额合同,这种客户粘性很高,收入稳定。这两年除了政府业务,商业业务和人工智能平台的订单也翻倍增长,2023年公司开始实现盈利,毛利率高达80%。

  技术层面,上半年AI Agent成为了热词,它指代一种具有行动能力的AI智能体。

  Manus是最先出圈的通用Agent产品,在官方展示的几十个案例中,Manus可以可以自己调用各种工具,完成旅行规划、股票分析、PPT制作、网页制作等复杂任务。

  与此同时AI也被装进了各种实体里,具身智能在今年也获得了突破,开始真正到厂里干活。

  人形机器人逐渐开始了在B端商业化的试水,汽车工厂和物流工厂成为了试点部署最主要的场景,傅里叶、优必选等已于多家车企开展合作,在工厂内布局机器人产品。

  在商业化预期的助推下,人形机器人指数年内上涨44%,远超同期的人工智能指数和上证指数。

  总体而言,目前人工智能创新浪潮和产业趋势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,行情演绎也主要集中于上游硬件阶段,许多产品离业绩兑现、投入应用还有距离。

  不过进入二季度财报季,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是,AI正在从“讲故事”跨入“算业绩”的阶段,无论是美股巨头还是国内AI企业,财报都在逐渐迎来转好,业绩拐点逐渐确立。

  7月28日,国内A股人工智能板块中有21家企业发布了2025年中报预报,其中17家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,占比近81%。

  而在美国,微软的Azure云服务增速39%,其中10个百分点由AI贡献;Office 365 Copilot订阅超预期,侧面证明企业愿意为AI生产力买单;

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 (930713)、科创人工智能 (950180)、创业板人工智能 (970070)、中证沪港深人工智能50指数(931487)。

  中证沪港深人工智能50指数的样本空间比较特别,涵盖了A股和港股的标的,与其他另外三个指数相比,它的重仓股多出腾讯、金山云等港股企业,别具一格。

  2023年初,人工智能行情刚爆发的时候,行情主要集中在A股,这支指数涨幅相对落后。

  但撇开这段时间,2023年8月后,它和A股的几个指数走势其实是比较接近的。

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在二级行业覆盖上较为均匀,产业链上游的半导体芯片、通信设备,中游的软件开发,下游的计算机服务均占到15%左右的权重。

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以通信设备为主,或者更直接的来说,它更像是一支光模块指数。

  创业板人工智能的前三大权重股分别是中际旭创、新易盛、天孚通信,这正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国内光模块三大龙头。

  这三家企业不仅业绩上相当出色,近几年营收增长率都在120%以上,市占率在全球也独占鳌头。

  中际旭创深度绑定北美云厂商,海外收入占比超80%,主要下游伙伴包括谷歌、亚马逊、Meta等。

  新易盛的海外营收占比也超过7成,与Meta、微软、英伟达等企业的长期合作,其中北美市场贡献超50%。

  天孚通信的第一大客户是Fabrinet,Fabrinet实际上是英伟达光模块代工厂,这使天孚通信通过Fabrinet间接进入了英伟达供应链。

  在中国光模块企业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支撑下,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近两年都跑出了相当出色的表现,23年和24年的回报都超过了35%。

  科创人工智能指数则是一支芯片为主的指数,前十大权重股中,有7家都从事芯片制造。

  比如擅长内存接口芯片的澜起科技、专注音视频交互芯片的恒玄科技、复旦系的芯片公司复旦微电、从事WI-FI和蓝牙芯片的乐鑫科技。

  寒武纪一直被寄希望能成为中国的“英伟达平替”,但上市以来,寒武纪却长期受到盈利问题的困扰。由于持续高昂的研发投入,2016~2024年的8年间,寒武纪已累计亏损54亿元左右。

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.72亿元,创下公司历史上单季度首次实现盈利,多年努力终于修成正果。

  今年一季度寒武纪业绩再次报喜,一个季度的收入已经快要填平去年整年的亏损,这使得市场更加看好其前景。

  业绩一好转,资金便纷沓而至,去年寒武纪以387.55%的涨幅,夺得“股王”称号。

  科创人工智能指数成立三年来,走势虽稍逊于以光模块为主的创业板人工智能,今年以来涨幅达到了19.6%。

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拥有最佳的流动性,20支跟踪基金合计规模超过了275亿元。

  相对来说,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ETF兼具费率优势与规模优势,规模达165亿,管理费仅为0.15%。

  科创人工智能指数作为近几年新发的后起之秀,跟踪基金规模也合计达到了106.71亿元。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以42.45亿元,成为其中规模最大的单支基金。

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近年来表现优异,不过跟踪基金数量和规模都稍小一些,目前跟踪相关指数的ETF中,规模最大的是华宝创业板人工智能ETF。

  而沪港深人工智能50指数仅有1支跟踪基金,即方正富邦中证沪港深人工智能50ETF。

  看好国内芯片行业的发展,希望捕获其对海外尖端产品的追逐和替代带来的收益,选科创人工智能。

  光模块行业虽然目前估值较高,但业绩和下游客户都比较稳定。若关注海外算力,能带动国内光模块公司进一步走高,选创业板人工智能AI。

  最后,沪港深人工智能50指数比其余三个指数多出腾讯、美团等港股上市标的,适合偏好关注港股的投资者。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:400-123-4567 传真:+86-123-4567 QQ:1234567890

Copyright © 2012-2025 凤凰体育- 凤凰体育直播- 凤凰体育APP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